全院教师

首页    教师队伍    正文

兰红波

发布人:机车学院时间:2020-11-05浏览:

 兰红波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最高学历:  博士研究生  
从事专业:  3D打印;增材制造;微纳制造  
联系电话:  0532--68975026  
电子信箱:  hblan99@126.com  
工作单位:  青岛理工大学 山东省增材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通信地址:  青岛市黄岛区嘉陵江路777号  
 
个人简介
兰红波,二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山东省增材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青岛市3D打印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青岛市首批创新领军人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分会常务委员,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增材制造(ISO/TC261)标委会委员,全国增材制造标委会(SAC/TC562)委员,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审查技术专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美国机械工程师(ASME)协会会员。主要的研究方向:微纳3D打印;先进电路和电子微纳增材制造;复合材料/功能梯度3D打印;柔性混合电子3D打印;大面积纳米压印光刻;增材制造;微纳制造等。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纳米制造的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等16项纵向课题。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国际顶尖期刊Advanced Materials(IF:30.849)、国内顶尖期刊科学通报、中国科学、机械工程学报等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8篇,SCI/EI收录论文120余篇。以第一作者出版英文学术专著1部,参编英文学术著作4部(Book Chapter)。以第一发明人授权美国发明专利3项,德国发明专利1项,中国发明专利46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得软件著作权5项。制定国家标准5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山东省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1项。作为研究生导师指导的3名研究生获得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美国、日本、瑞典、墨西哥等重要国际学术会议邀请报告18次。

      提出并建立了一种原创性的微纳增材制造新技术:电场驱动喷射沉积微纳3D打印;研制出国内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场驱动喷射沉积微纳3D打印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已将该技术应用到透明电极、透明电磁屏蔽、透明电加热玻璃、陶瓷基电路、共形阵天线、透明天线、微透镜、可降解管腔支架和组织支架、3D结构电子等产品和行业。根据国家知识知识产权局的统计分析报告,团队“微纳尺度3D打印”专利数量居全球首位。
工作履历
主要研究和工作经历      
      2004年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获得机械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4年9月至2005年2月在香港城市大学从事合作研究(Research Associate),2006年3月至2008年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在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纳光子研究中心和固体物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18年11月至2018年12月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多尺度增材制造实验室访问学者。2005年4月到2010年10月在山东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目前在青岛理工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负责山东省增材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岛市3D打印工程研究中心、纳米制造与纳光电子实验室的工作。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服务国家重大需求,长期致力于微纳3D打印、先进电路和电子微纳增材制造、复合材料/功能梯度3D打印、柔性混合电子3D打印、增材制造、大面积微纳米压印光刻等颠覆性技术和前沿科技的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工艺和装备开发及其工业化应用。
学术兼职
[1]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分会常务委员
[2]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增材制造(ISO/TC261)标委会委员
[3] 全国增材制造标委员会(SAC/TC562)委员
[4] 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审查技术专家
[5]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
[6] 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会员
教学情况
主授课程
本科生
[1] 金属工艺学
[2] 互换性原理与测量
研究生
[1] 增材制造技术及应用
[2] 微纳制造技术及应用
科研情况
研究领域
[1] 电场驱动喷射沉积微纳3D打印
[2] 先进电路和电子微纳增材制造
[3] 复合材料/功能梯度3D打印
[4] 柔性混合电子3D打印
[5] 纳米压印光刻
[6] 生物制造与康复医疗
[7] 增材制造
科研项目
近年主持主要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单平板电极电场驱动多喷头喷射沉积微纳3D打印成形机理和规律的研究,2022.01-2025.12.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单喷头多材料电流体动力喷射3D打印机理和规律的研究,2018.01-2021.12.
[3]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面向增材制造的高性能功能梯度材料设计与控形控性研究,2021.01-2023.12.
[4]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电场驱动熔融喷射沉积高分辨率3D打印机的研究与开发,2018.06-2020.06.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面向LED图形化的大尺寸和非平整衬底整片纳米压印方法研究,2014.1-2017.12.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纳米制造的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大面积、高度均匀有序量子点阵列制造及其在量子点激光器中的应用,2011.01-2013.12.
科研论文
代表性学术著作和论文
A. 撰写和参编学术著作
[1] Hongbo Lan, Yucheng Ding and Hongzhong Liu. Nanoimprint Lithography: Principles, Processes and Materials.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New York, USA, 2011, ISBN: 978-1-61209-162-4.
[2] Guangming Zhang; Lei Qian; Jiawei Zhao; Hefei Zhou; Hongbo Lan*, “High-resolution Electric-field-driven Jet 3D Printing and Applications” to be included in “3D Printing”(Chapter 2, 23-37) edited by Dragan Cvetković. InTech, 2018, ISBN: 978-1-78923-966-9.
[3] Hongbo Lan, “Large-area Nanoimprint Lithography and Applications” to be included in “Micro/nanolithography”(Chapter 3, 43-68) edited by Jagannathan Thirumalai. InTech, 2018, ISBN:978-1-78923-031-4.
[4] Hongbo Lan, “Soft UV Nanoimprint Lithography and Its Applications” to be included in “Updates in Advanced Lithography” (Chapter 7, 169-195) edited by Sumio Hosaka. InTech, 2013, ISBN: 978-953-51-1175-7.
[5] Hongbo Lan and Yucheng Ding, “Nanoimprint Lithography” to be included in “Lithography” (Chapter 23, 457-494) edited by Michael Wang, InTech, 2010, ISBN:978-953-307-064-3.
[6] Hongbo Lan, “A Web-based Rapid Prototyping Manufacturing System for Rapid Product Development” to be included in “Collaborative Design and Planning for Digital Manufacturing” (Chapter 10, 245-264) edited by L.H. Wang and A.Y.C. Nee, Springer-Verlag, 2009, ISBN: 978-1-84882-286-3.
B. 代表性学术论文
[1] Zhu Xiaoyang, Liu Mingyang, Qi Ximeng, Li Hongke, Zhang Yuan-Fang, Li Zhenghao, Peng Zilong, Yang Jianjun, Qian Lei, Xu Quan, Gou Nairui , He Jiankang, Li Dichen, Lan Hongbo*. Templateless, plating-free fabrication of flexible transparent electrodes with embedded silver mesh by electric-field-driven microscale 3D printing and hybrid hot embossing. Advanced Materials. 2021, 33(21): 2007772. (IF: 30.849, Q1 Top)
[2] Xiaoyang Zhu, Quan Xu, Hongke Li, Mingyang Liu, Zhenghao Li, Kun Yang, Jiawei Zhao, Lei Qian, Zilong Peng, Guangming Zhang, Jianjun Yang, Fei Wang, Dichen Li, Hongbo Lan*. Fabrication of high-Performance silver mesh for transparent glass heaters via electric-field-driven microscale 3D printing and UV-assisted microtransfer. Advanced Materials. 2019, 31(32): 1902479. (IF: 30.849, Q1 Top)
[3] Houchao Zhang, Tianyu Qi, Xiaoyang Zhu, Longjian Zhou, Zhenghao Li, Yuan-Fang Zhang, Wenchao Yang, Jianjun Yang, Zilong Peng, Guangming Zhang, Fei Wang, Pengfei Guo, Hongbo Lan*. 3D printing of a PDMS cylindrical microlens array with 100% fill-factor.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21, 13(30): 36295−36306. (Q1 Top)
[4] Yuan-Fang Zhang, Zhenghao Li, Hongke Li, Honggeng Li, Yi Xiong, Xiaoyang Zhu, Hongbo Lan*, Qi Ge. Fractal-based stretchable circuits via electric-field-driven microscale 3D printing for localized heating of shape memory polymers in 4D printing.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21, 13(35): 41414−41423. (Q1 Top)
[5] Zhi Wang, Guangming Zhang, Hui Huang, Lei Qian, Xiaoling Liu, Hongbo Lan*. The self-induced electric-field-driven jet printing for fabricating ultrafine silver grid transparent electrode. Virtual and Physical Prototyping. 2021, 16(1). 113-123. (Q1 Top)
[6] 曹辉, 张广明, 杨建军, 朱晓阳, 宋银宝, 齐习猛, 贺健康, 李涤尘, 兰红波*. 基于单平板电极电场驱动喷射沉积微纳3D打印. 科学通报. 2021, 66(21): 2745-2757.
[7] 周贺飞, 兰红波*, 李红珂, 许权, 赵佳伟, 张广明. 基于电场驱动喷射沉积微尺度3D打印制造金属网栅透明电磁屏蔽玻璃的研究. 机械工程学报. 2019, 55(15): 56-63.
[8] 钱垒, 兰红波*, 赵佳伟, 周贺飞, 邹淑亭, 朱晓阳, 李涤尘. 电场驱动喷射沉积3D打印. 中国科学: 技术科学. 2018, 48(7):773-782.
[9] 兰红波,李涤尘, 卢秉恒. 微纳尺度3D打印. 中国科学: 技术科学. 2015, 45(9): 919-940.
[10]Lan HB, Ding YC. Ordering, positioning and uniformity of quantum dot arrays. Nano Today. 2012, 7(2): 94-123. (IF:20.722, Q1 Top)
发明专利
代表性发明专利
A. 授权美国发明专利
[1] Hongbo Lan. 3D pri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ingle-printhead achieved multi-material and multi-scale. US10,603,839 B2. Mar. 31, 2020.
[2] Hongbo Lan. Large-area nanopatter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9,563,119 B2. Feb. 7, 2017.
[3] Hongbo Lan, Yucheng D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full wafer nanoimprint lithography. US8,741,199 B2. Jun. 3, 2014.
B. 授权中国发明专利
[1] 兰红波, 钱垒, 赵佳伟, 邹淑亭, 周贺飞. 一种电场驱动喷射沉积3D打印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ZL201710528176.8.
[2] 兰红波,李红珂,张广明,朱晓阳,杨建军. 一种用于电场驱动喷射微纳3D打印纳米银浆的制备方法. ZL202010011517.6.
[3] 兰红波,许权, 赵佳伟,彭子龙. 聚合物全降解血管支架微尺度3D打印制备方法、装置及其应用. ZL 201910913454.0.
[4] 兰红波, 李涤尘. 一种基于4D打印和纳米压印制造微纳复合结构的方法. ZL201410459117.6.
[5] 兰红波, 周贺飞, 杨建军, 李涤尘, 赵佳伟, 许权. 用于共形天线和电路一体化制造的3D打印装置及其方法. ZL201811018667.9.
[6] 兰红波, 刘志浩, 杨建军, 赵佳伟. 嵌入式电子产品的3D打印方法及3D打印机. ZL201611197075.9.
[7] 兰红波, 周贺飞, 李涤尘, 赵佳伟, 许权. 利用电场驱动喷射3D打印制造电磁屏蔽光学窗方法. ZL201811018666.4.
[8] 兰红波, 周贺飞, 赵佳伟, 许权.利用3D打印制造柔性透明电磁屏蔽膜方法. ZL201811018865.5.
[9]兰红波. 一种单喷头多材料多尺度3D打印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ZL201510732961.6.
[10] 兰红波, 李涤尘. 一种多材料复合3D打印机及其工作方法和应用. ZL 201610781585.4.
[11] 兰红波, 许权, 赵佳伟, 杨昆, 朱晓阳. 基于3D打印和液桥转印制造大面积透明电极的方法. ZL201810601581.2.
[12] 兰红波, 钱垒, 段玉岗, 李涤尘. 一种高速连续光固化3D打印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ZL201610945088.3. (已转让)
[13] 兰红波, 刘明杨, 朱晓阳, 许权, 赵佳伟. 一种嵌入式金属网格柔性透明电极的制造方法及其应用. ZL201910412960.1.
[14] 兰红波,许权, 赵佳伟,朱晓阳. 一种批量化生产AR衍射光波导的方法和设备. ZL201911356801.0.
[15] 兰红波, 郭良乐. 一种复合纳米压印光刻机及工作方法. ZL201710093354.9.
[16] 兰红波.一种大尺寸晶圆整片纳米压印的装置及其压印方法. ZL201510653696.2.
[17] 兰红波. 大面积纳米图形化的装置和方法. ZL201310166637.3.
[18] 兰红波,丁玉成.一种大面积纳米压印光刻的装置和方法. ZL 201210050571.7
[19] 兰红波,丁玉成.一种适用于非平整衬底晶圆级纳米压印的装置. ZL 201210050010.7.
[20] 兰红波,丁玉成. 一种整片晶圆纳米压印光刻机. ZL 201110266251.0.
软件著作权
[1] 兰红波, 赵佳伟, 许权. 电场驱动喷射沉积微纳3D打印机控制软件. 2019SR0612984, 原始取得, 全部权利, 2019.
[2] 兰红波, 赵佳伟, 许权. 基于电场驱动功能梯度材料3D打印机控制软件程序. 2020SR0229758, 原始取得, 全部权利, 2020.
[3] 兰红波, 许权, 郭良乐, 赵佳伟, 张源植, 刘明杨. 大面积复合纳米压印机控制软件. 2017SR638373, 原始取得, 全部权利, 2017.
[4] 兰红波, 赵佳伟, 周贺飞, 钱垒, 邹淑亭, 杨昆, 王赫. 整片晶圆纳米压印机控制软件. 2017SR638380, 原始取得, 全部权利. 2017.
其他项目
科研平台
[1] 山东省增材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 青岛市3D打印工程研究中心
[3] 纳米制造与纳光电子实验室
获奖情况
荣誉与奖励
[1]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2] 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3]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4]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5] 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
[6] 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7] 青岛市首批创新领军人才
科研获奖
[3] 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大尺寸晶圆级微纳米压印光刻关键技术与装备. 2020.12. 第1完成人.
[2]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2018. 12. 第1完成人.
[3] 山东省技术发明二等奖:大面积纳米压印技术、装备与应用. 2016.1. 第1完成人.
招生信息
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招生:欢迎机械、材料、微电子、生物医疗、力学等专业的研究生报考。鼓励颠覆性技术、前沿技术和多学科交叉的研究。